网站首页 | 中心概况 | 制度建设 | 中心学者 | 研究项目及成果 | 学术动态 | 下载中心 | 技能型人才发展研究 | 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技能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研究 | 技能型人才需求研究
最新文章
关于做好2024年度湖北技能型… 08-0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重大攻… 07-14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湖北技能… 05-15
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 05-15
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 05-15
关于做好2023年度湖北技能型… 07-07
关于组织申报“生涯教育”专… 06-29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湖北技… 01-18
关于做好2022年度湖北技能人… 05-20
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湖北技… 12-17
[补充通知]2021年度湖北技能… 05-18
关于做好2021年度湖北技能型… 04-19
关于做好“疫情与技术技能人… 12-14
关于下达2020年度湖北技能型… 05-11
关于下达2019年度湖北省高职… 05-11
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审美教育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作者:ebaitiancms 来源:http://skjd.home51.net:81/  时间:2012-10-28 20:04:39 点击:

审美教育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胡炼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加强传统美育,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在当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传统美育的主要内容,传统美育的化育之道,传统美育的形态进行了翔实的阐释,并就加强传统美育与当前社会的人格构建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传统美育;化育之道;美育形态;人格构建

人格是人精神世界的显示,是一个人行为的表现。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因人生价值意义不同,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内在心理称为“胸襟”式“格局”,表现为外在行为为人的言谈举止。人格的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当人的人格出现某些偏差的时候,人的行为会随之出现一些反常的现象,人格的扭曲最终会影响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当今社会,人们的人格世界中,一些触目惊心的,一些反常的现象比比皆是。当今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与矛盾不得不启发人们对于人格教育问题的思考。心须坦承,加强传统美育,弘扬优良传统在当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为包括美育在内的人文素质教育,健全的人格构建,不仅会深刻影响一个社会治、乱、兴、衰,而且还会塑造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对一个民族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传统美育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美育传统历史的民族。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就非常重视美育对人的本质的形成和展开的决定性意义。该时期的美育主要是“乐教”。最早由孔子提出“六艺之教”奠定了美育的基础,主张用六艺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大体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德、智、体、美、劳。“六艺之教”当中的第一个是礼,它实际上包含着礼仪道德,是德育的内容;第二是乐,就是音乐和舞蹈,有美育的内容;第三是书,书就是书法;第四是数,就是数学,书和数有着智育的内容;第五是射,就是射箭;第六是御,就是骑马。所以射和御就是军体的内容。可以看出,六艺包含着德智体美四方面的内容。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全面的人,必须掌握这六个方面的内容。而且孔子最看重的是以诗歌为主导的美育。所以论语中有一句话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歌是人类艺术中出现最早的一种体裁,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用诗歌作为审美教育素材,也是符合审美活动实践的。但孔子的美育思想是伦理化的,其最终目的是指向伦理教化。而礼毕竟是外在的,还没有内化成人的心理自觉,还不是最高阶段,最高阶段是“成于乐,。“成”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乐”即音乐,也包括一切审美对象。这也就是“乐教”思想。刘宝楠《论语正义》释云:“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成性,就是使受教育者养成人的本性。朱熹对首尾两句注日:“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学者之终,所以至于义精于熟,而自和顺于道德者。”“之初”,即指美育对“成性”的作用,“之终”,则指美育对人性的扩充丰富以至于升华的作用。乐教对夏商周三代以来尚存原始野蛮之气的古中国人,卓有成效的起到了文明化的启蒙作用,从而对中国人的“成性”、“顺德”——人的本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所以以诗、乐来教育人,培养完整的人格,是中国古代从孔子开始的一个悠久的传统。中国美育的理论和实践基本沿着这条主线发展。
至近代,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开中国近代美育之先河,首先在教育界提出了“德、智、美、体”四育并举之说,认为“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利害,而入于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 蔡元培先生谈到:“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是中国最早对美育概念进行了解释。蔡元培力树美育之职,倡导家庭、学校、社会全面实施“全面美育观”。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也就是说,学校的一切活动渗透着美育。通过美育在“不知不觉之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因为,“艺术以人格为先,技术为次。”如此精辟之论极妙地道出了美育之真谛——塑造人格!在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对于美育的理解,就比蔡先生要进一步,从人类学意义来说,美育涉及的教育层次更深,所涉及的人生境界更高。
二、传统美育的化育之道
美育的发生是文化发生的成果之一,它的开展必然处于一定文化氛围之中,以一定的文化价值标准的文化行为模式进行。因而美育始终受着文化的支配、制约,任何美育都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美育。那么中国传统美育,它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是简单的政教口令与道德教条,它的精髓是将人生的理想与人格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如何为人的道德信仰和人格境界找到同一的根源一直是古代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孔子从 “仁心君子”的人格理想出发,建构起他的美育观:首先,强调以理节情,主张让情感的宣泄接受理性或礼义的引导,“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塑造合乎礼教的仁人君子。其次,注重情感教育,认为“仁”需要个体从内心感受上进行确认,外在的道德法则只有内化为个体自觉的情感要求,才能成为人格修养的组成部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再次,特别强调诗歌的感发作用。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即诗歌可以兴发感情,可以观察民风世情,可以沟通群体关系,可以宣泄怨恨,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习《诗经》,就无法发言,从而形成诗歌为重要美育途径的“诗教”传统。孟子从“人之初”入手,给“仁”、“爱”、“善”赋予了先验性质,即“赤子之心”。“赤子”即婴儿,“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人生而具备道德心,以后的成长与教化则是发展它,使之自觉罢了。所以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又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又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这段话可以看出,孟子把人格境界分为六个层面:第一和第二为一般道德,善是与人为善,信是诚信;第三个层面,美是一种超越的层次,充实之谓美,就是指道德充实他才是美的;第四个层面,“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已经进入了一种崇高的境界;然后是大之上还有圣,圣就是超凡入胜;最后之谓神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所以,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一向是十分注重培养道德人格,以此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根本途径。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育是注重人生和自然的统一,注重实现人和自然的沟通,其核心是“致中和”,这是以孔子等为代表的中国美育思想的精华,其本质是通过培养协调和谐的情感,进而塑造协调和谐的人格,达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和谐。早在《尚书•虞书•舜典》中就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神人以和”。不仅指出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本身的“和”、“谐”,而且要求达到“神人以和”的目的。在孔子的艺术教育的基础上,荀子更进一步在《乐教》中提出:“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说明“中和”在中国传统“乐教”、“诗教”中既包含了作为手段和中和之美的艺术,也包含了对象应培养中和协调的情感,同时包含了作为美育所要达到的“神人以和”的目的,因此更加全面深刻。换言之,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归是以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观照为中介,通过人与对象世界的各种关系的恰如其分地化解各种矛盾,从而实现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的和谐,解决人自身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寄托,达到理想境界的追求,这种文化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其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以乐为本。传统美育正是通过审美感受力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地培养,进而培养一种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感,由此塑造和谐协调的人格。
三、传统美育的形态
传统美育的第一个表现形态为自然美对人格的培育。自然界不仅是人们衣食住行的对象,也是人类审美的对象。对自然的回归,也意味着对人生自由的回归,使人格从功利社会中解放出来,升华为一种高尚意志,逍遥的人生意境。这是中国古代美育理论对待自然所持的一个重要立场。
在中国古代哲人看来,自然界的特性是自在与自由的统一。在庄子笔下,理想的人格是在大自然作逍遥之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文明社会的一个缺憾,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入世俗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处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自然之美不仅具有一般的观赏价值,而且在礼法和专制社会中,还具有反抗世俗,坚持独立人格的意义。两晋时期,政治黑暗,许多文人不满当时的执政者,在文艺与山水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士人所居住的秀丽山水,也为士人的生活情趣提供了自然条件,士人对山水的领悟深深地与审美人生意义相联系,成为人格构建的桥梁。文人志士游放于山水之中,人格独立,促进山水文学创作的高潮。
从人的审美心理过程来说,当人们面对秀丽山水进行观赏时,主客体就融为一体,从而也超越了生活中的许多欲念与功名的束缚。陶渊明在与田园风光交融中,去掉了世俗的羁绊,从而获得了真实淳美的人生感受,“俯仰终世界,不乐复何如?”北宋文豪苏轼十分推崇陶渊明的高远情越,并将这种风范融入文学创作中:“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自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
中国传统美育的第二种表现形象是艺术美对人格的提升。与自然美相比较,艺术之美更有利于人格地提升。艺术之美是人心灵的创造,反过来它对人的心灵的穿透,对人性情的陶冶,比自然之美更深,艺术之美是用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去感染人,激发人的情感活动,强烈的情感活动形成巨大的动力,推动人的积极想象和思考,进而以情感的方式去把握和认识世界,形成对美的敏锐的感知力。
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春蚕、蜡烛是平凡的事物,而诗人丰富的感情作用于它,使它们成为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活的形象,当我们欣赏诗句,吟哦诵读,情感的波涛激荡,想象的闸门开启,也在这平凡的事物上面感知到动人的美,这就是美育的作用。同时,艺术之美以美育真、以美入善,通过美育还可以提高受教育者从美的事物认识世界的能力,艺术美培养的理解力不是简单的认识。李商隐诗中的春蚕、蜡烛凝聚着诗人的深厚独特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思考,表达的是一种生命情感的执着和奉献。这是艺术的形象,有意味的形象,是诗人审美地认识世界的产物,是创造性的结晶。读者在这个鲜活而意味深长的形象里感悟到诗人对世界的审美理解和表达,感悟到诗人的创造力,这个感悟的过程也正是提高审美理解力、创造力的过程。
陶渊明的田园诗,把田园生话变成简单质朴且可实践的诗意生活。陶渊明活在诗意里,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诗意成为一种人生哲学。陶渊明陶然期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实践着审美意义上的人生,这种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是审美的至境。这是从仕宦的肉体安适、精神窒息里毅然走出,投入乡野田园的劳苦艰辛的一种心理构建。这种意境是一种人生的体验,它能给人一种人格上回味无穷的感召力,穿透力。
四、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构建
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文明的失落。一方面饱受诸如体制僵化、贪污腐化等现代化问题的困惑,另一方面也受到西方后现代文化的影响,人心的浮荡,风气的靡滥,较之以往更触目惊心。其中具体的表现就为人格的缺失,那么我们的美育在塑造当代人格方面应当担负起重要的责任。
美育在当代人格构建中的重要任务,便是帮助人们克服过度物欲化的价值。当代中国最大的误区之一,便是价值观的偏离。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中国社会生产力与物质财富的增值带来了巨大的效应,我们压抑已久的消费欲望得到最大的满足,同时也使许多人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价值误区,尤其是对于刚刚从贫困中走出,文化素质还很差的人来说,幸福无疑是金钱和现实物质。如果说西方科技文明所造成的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还属于一种比较高的价值观的转变,那么对于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来说,则是由于长期贫困造成的对于物质财富饥不择食的贪求,并以这种浅陋的物欲作为自己的幸福。近年来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青少年犯罪,几乎是清一色的为了钱财而不惜铤而走险,为了物欲而抛弃廉耻。在现在中国,金钱支配社会的力量太大,它是以扭曲真善美的价值观,而使人沦落为假丑恶的奴婢。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美育工作实在太难。审美教育往往体现为一种较高境界的发展教育、理想教育、个性教育,而在当下中国,还要承担许多道德教育的任务,完全将其作为一种理想教育是不行的。正是如此,美育对人性中价值观的教育是不可少的。这种价值观的教育,在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扭转中国过分浓重的“物质主义”。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难免为世俗物质所左右,进而将其作为整个人生的价值所在。
所以,当代中国审美教育的推广与实施,就不得不承担人性价值启蒙的重任。它通过美的方式提醒人们从过分物欲化的人生中超脱出来,使人们了解,除了有形的物质之外,还有更高级的精神文化的价值所在。老子当年曾感慨人只知道有形的美与世俗的幸福,而不知道精神美的魅力所在,为此他说:“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今天我们的审美教育,也要着眼于这种精神之美和人价值观念的提升,提炼人生最高形态的乐趣,在不断的创造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美育在当代人格构建中另一重要的任务是对于人格与个性的提升。在当前中国人的心目中,由于价值观的扭曲,人格显得脆弱不堪。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人格相对于政治禁忌年代要自由得多,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受利于商业利益的驱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铁定法则,它使人性和人格屈从。当然,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一定的物质保障的人格也难以获得独立,就是在古代,也强调衣食足而知荣辱不以圣人的道德标准作为平民的道德标准,而以“中民”的道德作为人格建设的起点,教育则是人格提升的关健,这一点在今天也是相同的。人格的建设不仅是自我完善的事,也是完善社会的活动。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的,因此自我完善与社会完善是一致的。在金钱与权力主宰社会的时代,人格问题也就与社会问题相联系,对于世俗的抗争与坚持人格的独立具有社会意义。魏晋时期嵇康在世人竟进,风俗浇漓之际,坚持人格的独立,以“养生论”作为抵制世俗的思想信仰,对于净化当时的风尚,遏制流俗起到重要作用。人格境界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它的超越功能。也就是将人的最高境界即超生物性作为人格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儒家突出人格的这种超越境界,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庄子则以人格的独立来鄙弃世俗的欲利之心,他对于惠施相梁时的神态,曹商使秦时的无耻作了幸辣的嘲讽,体现了古代有骨气的志士对于人格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而美育所培养的人格境界与此是相通的。
同时,美育对人格的构建作用还表现为人格中个性的张扬,健全的人格应该张扬个性的。美育作为一种对于理想人格境界的培养和向往,将个性置于首要的地位。在现代商业文化中,由于电视电影与其它电子传媒的发达。使得大众文化教育借助于传媒覆盖社会,威力极大。这种工业化的文化产品,其最大特点就是没有艺术个性,是以满足大众审美心态中最一般的感官欲望,这样的文化产品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思想深度和个性特征,而只是以从众作为最高的目标追求,在商业化的文化产品的制作中,不仅泯灭有才华的艺术家的个性,而且使大众成为商人的“大众文化”的强暴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受众长期接受制造商们泡制出来的文化新产品后,其文化品味必然被破坏,个性必然被侵蚀,变成一种丧失个性的接受机器。这时,审美教育注重启悟人的个性与创造性,它强调个性心理的价值,倡导在艺术的天地中,驰骋个性的想象,激发个体的情感,在充分发挥个性的基础之上使社会与个人自由达到和谐。
美育的倡导在今天的中国并不是要恢复过去的教条主义,而是深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重建。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生活的运转,以及伴随而来的人生的劳累奔波,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平庸单调,百无聊赖。在这种情况下,审美教育承担的任务非常巨大。许多人认为封闭禁固的年代需要教化,开放多元的年代教化将走向衰亡,这是一种误解,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对人类精神具有双重作用,它既使人的精神空间得到拓展,同时使人的精神品格趋于单一。只看到现代精神的多元而看不到单一是一种片面的观点。所以,教化的任务应当使人们从物欲之中解放人格与精神。审美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审美理想和人生境界。
由这种人格境界的超升,审美教育可以进入到精神世界迫切需要重建的审美文化信仰体系。在科学昌盛的年代,信仰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且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原因在于人类的精神危机恰恰是由于科学意义的价值观造成的,因而信仰可以作为沟通感性和理性的桥梁。没有信仰,就不可能建成真正伟大的人格,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可以说没有一个不是具有伟大信仰情怀的人格揩模。在传统美育中,对于信仰型人格与审美教育沟通,在孔孟儒学表现得十分明显。儒家高扬的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刚强行健的人格就是充满着这种信仰意味。现代我们所倡导的信仰,当然不可能退回到孔孟儒学,也不可能恢复到十年动乱的那种非理性政治信仰,而是要构建一种介于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科学与宗教之间的桥梁。传统养育所筑造的精神家园,就其价值观念与方式,都可以成为今日我们重建美育体系的文化遗产,这也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也是通过美育提升人格的重要途径。


————————
[作者简介]胡炼(1972-),长江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属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筹)研究项目成果。


上一篇文章: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创造力的培养
下一篇文章: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