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胡炼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就人格教育与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及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教育;健康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任何时候都不只是一个“个体的存在”,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存在”。因此,任何个体人格的发展状况必然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并被社会历史的发展赋予了广泛而深刻的内涵。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乃是人人要具备和谐的人格,每个个体人格的和谐发展是社会现代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他们的人格健康与否既关系到个体成长和成才,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一、人格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时代背景
当前,从总体上看,作为高知识群体的大学生多数都具备着较高的人格素养。他们多数都能积极向上、与人为善,既具有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也具有追求卓越的崇高理想,既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也具有长期拼搏的干劲与动力。因此,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理性与感性等两难问题,并显现出美好的人格魅力。但是,由于我国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方法还处于滞后状态,传统人格培养的失效,现实人格培养的失范,理想人格培养的缺失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特别是由于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和人格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以至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感到迷惘、困惑、烦恼、焦虑和压抑,明显存在着不健康人格的种种心理和行为的迹象。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也成为—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既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开展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建没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人格教育与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开展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格教育是大学生掌握人格基本知识的前提,通过教育他们能够更加科学理智认识人格的重要性以及塑造健康人格的方法,进而持之以恒地锤炼自我、发展自我,以臻于人格的不断完善。因此,可以说人格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知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和全面地发展自我的关键。
首先,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知自我。人格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能够使得学生通过掌握人格的基本结构、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一方面,人格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正确地认识到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认识能力,从而充分了解自我,不断认识自我,并对人格的完善和发展会更加充满信心,在面对自我时懂得自勉、自信和自立;另一方面,他们能够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和锻造更为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人格完善和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不利因素,在面对外部世界时能够变得自控、自尊,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环境的诱惑和干扰,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坚持自我、保持自我,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其次,有助于学生客观地评价自我。自我评价的过程是一种自我省察的过程。自我评价是通过对自己品德、行为及个性特征的判断与评估,或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不断扬弃自己的品质。人格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我人格的评价能力,能够用优秀范例和低劣人格的表现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强烈的对比感、反差感,在心理上产生震撼,并形成评价能力、判断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对人格的已有认识客观辩证地进行自我评价,积极接纳自我,使自己对人格的理论认识和行为实践统一起来,逐渐完善自我人格。
最后,有助于学生全面地发展自我。人格教育能够使得大学生更为自觉而深刻地体会到人格完善的必要性,在发展自我时能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发展自身各方面的潜能,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更全面的才干和智慧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由此对身心所带来的各种影响。为此,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时,就会更加刻苦认真;在追求崇高理想上,就会更加坚忍不拔;在完善道德情怀上,就会更加执著自觉;在艺术修养上,就会努力做到多才多艺;在保持健康上,就会更加科学地强健体魄;在与人共处上,就会更加追求与人为善。
(二)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意义
培养健康人格对于学生和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成才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我国现代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首先,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成才的需要。人格是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人格健全是心理健康的根本标志,离开人格健康很难有心理健康;而且人格健康不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其人格成长的重要目标。培养健康的人格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才干、潜力和长处竭力发扬光大,对于自己的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缺点和不足努力克服改造,从而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地位与作用,产生努力献身于社会的理想信念,并提高综合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就是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面对21世纪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他们必须具备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积极地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在“素质教育中应使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统一并和谐发展,因为知识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基础,能力是人们由现实向理想飞跃的翅膀,人格则最终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因此,培养健康的人格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最后,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是时代中的先进分子,是社会中的优秀青年,肩负着时代和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经过数年的大学深造,他们都将投入到全面建没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去,他们的人格发展到什么程度,他们的行动能否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这都将关系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与社会的和谐。只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他们才能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建树的人,从而更好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人格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基本要求
(一)明确人格教育内涵
目前,由于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人格进行界定的不一致性,也导致了对人格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尽相同的观点。有的是从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谈人格教育,从而把人格教育看作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切人点和落脚点。有的是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谈人格教育,认为人格教育就是培养个体的社会自我。笔者认为,人格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要通过教育帮助学生追求和塑造真、善、美的人格。具体说来,高校人格教育,在内涵上,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和道德情怀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思维教育、意志锤炼教育、社交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自我保健教育。
(二)创新人格教育方法
在认知心理学看来,知识在本质上是能动的,知识的形成既不是主体对外物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体内部的主观意向,而是主体与外界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开展人格教育的过程中应增强受众意识,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从接受论的角度把灌输教育思想与主体性思想、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认知目标与情感感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考虑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尊重青年学生精神追求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的认知驱动力、自我提高驱动力、亲和驱动力和自我价值感内驱力,凸显出人格教育广泛的亲和力、感召力和认同感。让学生根据自身思想认识的实际,通过必要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把对人格的内在认知自觉转化为培养健康人格的实际行动。
(三)更新人格教育理念
当前,在开展人格教育中也应当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来增强人格教育的实效性。总的说来,大学生在接受人格教育过程中的需要大致概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的需要。他们在接受人格教育的过程中,希望能够对人格理论、人格发展以及培养健康人格的方法有系统、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推动自身人格的不断完善。二是尊重的需要。他们在接受人格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意识到的是自我人格的存在,他们不仅希望在教育中通过自己努力来提升自身的人格,同时,也希望别人能够尊重他的人格;三是自我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大多认为人格理论对于人的思维和行为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人格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生的境界和认知历史、社会、自身的能力。因此,他们希望通过人格学习,掌握科学的理论,形成理性的思维,明确发展的方向,不断增强自身人格发展的能力与潜力。
参考文献:
[1]杨眉.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教育问题[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6).
[2]胡锦涛.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 .人民日报,2005-1-19.
[3]齐爱兰.大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4).
[4]中共中央国号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S] .中发[2004]16号文件
————————
[作者简介]胡炼(1972-),长江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属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筹)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