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胡炼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本文密切联系高职院校实际,认真分析了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指明了高职院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透视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探求了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当今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新生事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同时也使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深化改革,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认清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难点,了解现状,开辟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对策。
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一)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特点
在我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相一致的。我国各类学校都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去落实的。然而,在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学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方面又有更为具体的目标。一般性普通高等院校,主要以培养学术研究型和工程设计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则以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这正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科学管理方面的人才,又需要一大批在工厂生产和建设一线从事制造、施工、基层管理等操作技能方面的人才相适应。事实上,以理论为主的研究设计型人才的岗位毕竟有限,大量需求的还是以实践为主的操作技能型人才。正是由于这些培养目标上具体而细微的差别,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普通高校的不同。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于学生培养的具体特点,联系学生未来劳动岗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展开对学生的敬业教育、爱岗教育,培养教育学生学生吃苦耐劳、献身于工作事业的精神。让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成才,怎样才能成才;怎样才能做到对人民、对社会更有用; 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学好职业技术、岗位成才的价值取向。
(二)社会认知程度方面特点
长期以来,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人们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从观念上不重视职业教育,认为普通高校是正品,高职院校是等外品,职业教育在社会上一直得不到重视。一些鄙视高职教育的人认为它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教育,应把它划入另册。
正是由于这些偏见,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性,即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的关系密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社会联系,而且要加强与社会联系,并取得社会的认可、公众的广泛支持和热心帮助。
(三)学生素质方面的特点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招生主要两条渠道:一是招收普通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高中毕业生,二是招收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对口生,由于种种原因,决定了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的层次不高,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使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大,问题复杂,工作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加上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多数属于较低层次,这种低层次的思想压力又致使学生产生自卑感,专业思想不牢固,学习过程中情绪低落,缺乏学习兴趣。因此,针对学生素质上的差异,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又有以下特点:一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素质的学生展开,有的放矢。二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进行更多的学生心理辅导,激励学生忘记层次差别,消除自卑感,正视自我,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全心全意的投入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问题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我国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出现了多样化的情况。特别是随着教育体制和高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交费上学、高校扩大招生,就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功利化。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也极大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但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完善,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市场等价交换原则、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趋利性以及竞争所衍生出的损人利己、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等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部分学生滋长了见利忘义等思想行为。而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效益观念的制约下,出现了一些偏差,如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过分强调自我实现,甚至还出现了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想,在政治、学习、人际交往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互惠特点和功利性。这些价值取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确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明显背道而驰。
2.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新的变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递速度更加快捷,信息量空前加大,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网络将整个大千世界展现于他们面前,极大扩大了他们的视野,但网络也为非主流意识和信息打开了方便之门,网络中渗透了西方发达国家大量宣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推销他们的民主、自由观念,散播资本主义的腐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妄图腐蚀我们的社会主义公共价值,造成价值观念的遗失和蜕变。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我们无法预先滤除网上的精神垃圾,精神垃圾对大学生的成长有较大的毒害作用,网络上的交往很大程度上是匿名性的,故这种交往具有很强隐匿性。思想政治工作者很难掌握大学生网民的真实思想动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信息接受中的权威地位被打破,无疑也增加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3.高校扩招困难学生增加。
困难学生指的是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的学生。高校改革的扩大招生,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对高校来说也带来了如下问题:一是生源质量下降,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尤其是高职院校,由于招生批次靠后,生源的质量问题就更为突出。同时学生交费上学,部分学生认识不到位,认为学习完全是个人行为,学好学坏,学不学也是自己的事,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在增加。二是缴费上学,且收费标准提高,学生经济负担加重,生活困难的学生增加,使高校中出现贫困生群体。三是由于经济困难和学习困难又往往是引发和促进心理困难的因素,表现出自卑、焦虑、孤僻。在高职院校中,困难学生相对其他高校更多一些,其问题也更为严重,明显地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重视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自卑,做到自信、自强、自立,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问题。
4.大学生就业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现代社会就业体制的改革,使大学生毕业不再包分配,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已逐步被大学生和社会所接受。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矛盾和困难依然存在并十分突出,高职高专的学生就业前景更不乐观,有的感到前途渺茫,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热情下降。
(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
1.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到位。
一些人认为,政治工作是软任务,做也可,不做也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战线长,覆盖广、见效慢、易反复,难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就是这种观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前瞻性、主动性。认为什么人都可以胜任工作人员,无须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作支撑。
2.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了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无从下手、无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因而,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从讲的角度看是在不断加强,但从做的方面看相去甚远的现象。
3.“两课”教育形式化。
两课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两课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两课作为大学课程主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明确教学目标、规范的大纲和必要的教学课时保证,然而在高职院校两课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两课缺乏兴趣。究其原因有:一是投入方面,学校对两课教育从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投入不足,两课教学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投入,没有经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二是两课教师施教方面,有些两课教师理论功底较浅,备课不充分,讲课方法单一,缺乏政治激情;有的两课教师不认真钻研业务、不备课、照本宣科、任务教学,对学生缺乏感染力。三是学校领导不重视,对两课教师使用多培养少,结果使这部分教师感到没有发展前途,工作热情低,没有努力的目标、方向。同时他们当中许多人承担了行政事务,大大地减少了放在教学和辅导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和精力。
由此看来,形式化的两课教育和形式化的两课教育工作者严重地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卫星电视信息网络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发展,这些全新的精神和思想的物质载体,向现时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提出了挑战。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摄取更加多样化,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带来了新的压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了解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主动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措施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其思想政治方法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因此,进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开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二)重视“两课”教育、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
大学生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文化素质如何、思想觉悟如何、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如何,都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们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两课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坚定立场和政治方向。两课教育是高校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两课教育工作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它是做好两课教育工作的保证,如果把两课教育工作视为虚的政治任务,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对两课教育工作不重视,对师资等投入不到位,就不会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因此,高职院校领导要从讲政治的角度,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充分认识两课教育工作的战略意义。切实做好两课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锻炼和考察、体验,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用生动的事实教育他们,才能加深他们对两课和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加深他们对国情的认识,促使他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反思,纠正他们旧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促使他们建立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真挚感情,产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远大的理想,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努力成才。
(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位一体的工作新模式
教育的的本质是一种借助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以人为本是教育价值的核心,这里提及个体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必须以学生为本,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1.教育育人。
现代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不只是自然人,而且是具有强烈独立人格与高文化素质、强调独立思考的人。因此,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而避免一味的进行灌输。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道德判断,自主鉴别,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
2.管理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以人为本”,这符合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它还应是一种目的,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管理不是制约、强制压迫,管理育人应该在学业上引导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指导学生,在情感上熏陶学生。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在管理上必须坚持从学生出发,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3.服务育人。
教育亦是服务,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掌握技术,提高人格修养的媒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树立一种服务学生的教育意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主动关心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特困生就是需要关心的群体。高等教育实行缴费制后,部分学生因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甚至连起码的生活费用都得不到保障,经济的压力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负担。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尽力为其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解决实际问题。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总之,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同时,在推进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工作模式的进程中,应加强应用高科技来提高教育、管理、服务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更为优越的条件。首先,载体上的更新,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其次,它有利于高职院校借以建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快速反馈系统,加速信息传播,加强分散问题的集中处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三,它减轻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负担,使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从零碎的、烦琐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腾出精力来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管理、服务问题的科学研究。此外,高科技和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又为学生接受更快捷、更方便、更优质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创造了条件,从而促进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发展,加快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管理、服务的一体化。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广义的建设,它既包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也包括陶冶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科学理论、法律伦理道德等。在大学校园里除了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外,还应该营造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氛围,广泛开展诸如爱心基金、义工社、无偿献血等道德实践活动,真正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和人生价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三讲”、“三个代表”精神为指导,坚决抵制反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潮,用科学理论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光靠理论教育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必须让学生参加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一定的道德锻炼,许多同学的政治态度和观点、思想觉悟和品质、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都很容易从自然状态中反映出来。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各个方面有的放矢的进行引导、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苹.现代教育道德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2]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
[3]张孝宜.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探索[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4]郑永廷.现代思想教育理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5]陈立思.现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
[作者简介]胡炼(1972-),长江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属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筹)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