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本位观的探讨
章汛 ,李之群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人的发展服务的。但培养什么样的人,以什么作为培养人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教育的本位问题。教育应以什么为本位,它与教育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人们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
[关键词]教育本位观;知识本位;素质本位;能力本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西方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前,社会在神学统治下,上帝被看成万能的主宰、力量的源泉。教会宣称“上帝创造一切”“科学是宗教的奴仆”“一切真理都在圣书上提出了”。逻辑学的“三段论”也被用来论证“上帝的存在”,初等算术教学也变成了数字的神秘解释。“1”成了关于唯一的神的谈话诱因;“2”是关于耶稣基督的二重性格(神性和人性);“3”是关于神的三位一体;“4”是关于四个福音传道者等等。学校完全集中在教会手里,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自然,教育就绝对以“信仰”为本位,目标是培养神的仆人。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生产萌芽促使封建制度不断解体,维护旧制度的宗教神学受到挑战。新兴资产阶级在其反封建、反禁欲主义的斗争中,提倡对人的崇拜,出现了对人类知识的广泛追求,科学、文学和艺术因而昌盛起来。于是,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英国思想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对一切人授予一切知识的教育。”他在关于“泛智”的研究中, 把“泛智”理解为一般人所能接受的关于自然和社会普遍知识的总和。当时的教育就自然强调以知识为本位。这是一次以知识的力量打烂神学枷锁,以理性战胜非理性、以“人本”战胜“神本”的思想大解放。
科学知识的发展必然地引起生产技术的革命性改变,进而导致社会经济与政治的迅猛发展与变革。于是,人类历史上相继出现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即18世纪60年代始发于英国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技术革命;19世纪70年代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二战后始发于美国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以信息、生物、材料、空间、海洋、能源为主导的高技术革命。三次技术革命浪潮为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也承认资本主义近百年创造的财富要比人类以前上千年创造的财富都要多。人们看到了“技术的巨大力量”,因而以技术为本位的教育观念也曾为很多人所认同。
上世纪后期,因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强力推动,科学知识与技术发生爆炸性增长。当时有统计说:“……当今世界平均每天发表1万余篇论文,平均35秒有一篇问世。各种书籍每年增加25万……1976年的大学毕业生到1980年已有50%的知识陈旧了。”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更加快了知识膨胀速度,人们深深陷入了“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和“知识爆炸与知识垃圾并存”的双重困扰中。在钱学森治学的那个年代,他几乎把全世界自己专业领域的书都看遍了,这在知识爆炸的现在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现在人们想要在爆炸性增长的知识世界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找到专业的核心知识,就必须提高自己检索知识、学习与更新知识的能力,必须提高方法的知识与创新的能力。从而人们认识到,知识、技术的掌握与运用都离不开人,人不能成为机器与技术的奴仆,人自身的发展、尤其是能力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即“能力就是力量”,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被确立下来。
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思想定义为“能力本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应试教育及高分低能现象的反思,人们深刻理解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古代教育智慧,提出了“是给学生一头猎物,还是给学生一杆枪”的思考,开始在教育中强化能力的培养锻炼。在基础教育中,历来强调“两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为了解决经济建设中专业人才与技能型人才比例倒挂,技术应用型人才断档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并迅速占领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学思想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其中强调“技术应用能力”的“主线”位置,使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能力本位”强化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教育思想转向人内部潜质的培养开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但能力是受思想品质及人格制约的,思想正确、人格高尚,则能力越强,对社会贡献越大;思想错误、人格卑劣,则能力越强,对社会危险越大。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观念变革的当代社会,作为负面影响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显现出来,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公共意识急需加强培养,尤其是马加爵等恶性事件更引起社会的震惊与反思。社会上普遍认为,“没有好的身体是‘废人’,没有才能是‘庸人’,而没有思想灵魂和基本人格,则是十分‘危险的人’”。教育界也深刻意识到,缺乏思想与人格的教育,往往会使学生成为书本的“长子”,能力的“矮子”;学习的“长子”,生活的“矮子”;应考的“长子”,创造的“矮子”; 知识的“长子”,人格的“矮子”;现代文化的“长子”,传统道德的“矮子”;学校生活的“长子”,社会适应的“矮子”。因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人格就是力量”被认同,以人格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开始出现。在我国,它是自古以来伦理本位传统在当代新形势下的新发展,它是在积极反思的基础上,人们对教育本质及核心问题更深刻的理解。
但人格本位与以往的各种教育本位观一样,仍然是单一的本位观。对于简单事物,单一的本位观也许是适应的,但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社会现象,单一的本位观就表现出局限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人才与教育的竞争,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已成为基本国策。近20年来,素质教育作为对“应试教育”的反思和改革,已产生了不少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素质教育的概念也不断出现在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文件与法律条款中,上升到了政策与法律的层面。因而,以素质为本位的教育观越来越为社会与教育界普遍认同。
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构成要素(横向结构)来讲,它包括思品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劳技素质等多个维度(还可以有其他构成要件)。从发展层次(纵向结构)来讲,它包括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创造素质等多个层面。三者的关系是进化发展的,即积累知识而形成能力,发展能力而达成创造。因而创造素质是人的最高素质。从高校的专业教育来讲,它包括专业素质与全面拓展素质两大部分。其中专业素质主要是通过专业教学及实训来培养,全面素质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素质拓展活动来养成。这种综合素质的观念,符号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毛泽东为国家制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符合素质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还符合国家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应该是教育本位观的更高境界。
从知识本位、技术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到素质本位,是人们在不同的历史与文化阶段,对教育核心问题不断深入地认识历程。不难看出,这个历程遵循着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从客观到主观、从物到人、从单一到综合的认识轨迹,一直把教育的注意力和着力点落实到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上来。素质本位的综合性特征,是知识本位、技术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继承与发展,他不仅不排斥知识、技术、能力与人格,也不排斥信仰(当然不是宗教或消极的信仰,而是积极向上的信仰),而是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与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本位观的发展对我们教育改革的目标与价值取向应该起到指导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某一时期、某一阶段因不同的环境需求,人们可以强调不同的素质培养重心,但发展的眼光与前进的方向必须指向素质本位的教育观念。
————————
[基金项目]本文属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筹)研究项目成果。